聚焦老城空间更新,促进产业活化 | 2018大栅栏更新计划[大家客厅]正式启动
2018-09 29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进入新的转型期,而当老城遇上新拐点,老城更新成为城市发展中备受关注的新焦点回到人们视线。如何在保留老城风貌的同时,进行人口及产业疏解、提升老城生活品质、激发老城产业活力、在保护和发展中找到新的双赢点?为此,9月26日下午,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更新计划[大家客厅]以“老城空间与产业更新策略”为主题开展了首场[大城大家]论坛活动。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同堂热议,自此[大家客厅]城市会客厅项目正式启动。


现场略影


大栅栏施家胡同作为老北京“第一条有柏油马路的胡同”,曾经是北京的金融街,有二十余所银号在此营业,堪称现代银行的前身。[大家客厅]作为城市会客厅将长期定点于大栅栏施家胡同21号院,主办方北京广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此举是希望三聚源银号的旧址(施家胡同21号)得以保护和利用起来,为社区居民所用,并打造成煤东示范区社区共建平台。该空间也是大栅栏投资公司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合作的一个设计+运营的落地实践。作为大栅栏城市会客厅,得到了政府及多方的支持和关注。


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更新计划[大家客厅]包括[大城大家]主题论坛和经年之美——施家胡同城市更新展两个板块。其中施家胡同城市更新展板块融合了三个主题展览,煤东片区的现今成果展、施家胡同“银号一条街”体验展和施家胡同21号前世今生——三聚源银号展,大栅栏林立至今的百年老号,过往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将在这里艺术呈现。


[大家客厅]的首场“老城空间与产业更新策略沙龙”,主办方特别邀请了清华同衡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主持。论坛中,诸多知名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李郇

论坛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郇提出可以借鉴“益生菌”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首先找到某个地方成为可发展的示范点,使它成为益生菌并培育“益生菌”,使之带动周边房屋的更新改造,最终带动整个片区活力的更新,由点到线再全面地推进老城更新。这种城市更新方式建立在共同缔造的理念基础上,涵盖公众参与、完整社区和空间治理等具体内容,能够对政府、市场、社会、空间发展多种关系进行协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尚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尚武则提出城市生态建设,他表示: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形成一种生态,变成生态系统才能循环。但社会生态系统跟自然的生态系统最大的差别是,社会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往往是城市最大的缺陷,一个城市发现有城市病,但自己治不了,甚至发现不了自己有病,因为生态问题不好调解。对于这种复杂问题的干预,规划其实是应该发挥作用的,如何统筹各类资源的配置,在不同的纬度上、系统上、空间上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有顶层设计。”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马良伟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马良伟则对北京老城改造提出疏解、宜居和美学上的三个问题,并认为老城改造是否宜居的关键是厕所:

“厕所关系到一个人居住尊严的问题。厕所得入户,这对于北京老旧胡同的改造是一个技术上的难题,但厕所问题解决了,老城区百分之七八十的问题才算是解决了。”


北京清大建业设计研究院设计师



胡洋

论坛还分享了不同地区老旧城区改造的具体案例。来自北京清大建业设计研究院设计师胡洋现场分享了他们深入调研煤东社区后提出的改造方案,他认为

“老旧城区的改造首先应该解决人房地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从社会空间培养以及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出发。从社会空间的培养角度讲,需建设一个社会空间平台,既有使用空间,又有功能引导作用,有点像城市客厅一样,能够相对较快形成人群和社会空间的联系和纽带作用。从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角度,在小胡同里则更适合“微更新”概念,也就是因户制宜,针对每个院落不同的产权结构、居民条件、建筑设施等复杂情况逐户开展更新计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宋晔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宋晔皓则分享了自己在安徽偏远山村改造老房的经历,他认为:

老城更新的规划一定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要有更长远的眼光。“改造项目应该充分发挥当地百姓自身的价值,所有者不参与、不投入,出来的成果就不会被珍惜,而由百姓自己参与创造出的空间环境会更适应当地自然延续下来的人文环境,这个环境能容纳和发挥当地百姓的创造价值,能保证整个地方的持续发展,这比生搬硬套做一个一时赚钱的项目要好得多。”


清华大学副教授



刘佳燕

有着社会学与建筑学双重出身的清华大学副教授刘佳燕则认为:

对城的改造不应该是孤立的,城的改造要与人的再造同步。她表示,很多城中村最大的问题是半城镇化,高速公路起来了,产业园区起来了,但是人的城镇化是滞后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单纯的公共空间的改造,而是以空间的改造推进社会的再组织,核心是人的提升。而老旧小区改造不光是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更需要优化北京社会空间环境,也就是解决社会空间不匹配的问题。”


景德镇著名陶溪川的规划师



刘岩

景德镇著名陶溪川的规划师刘岩则分享了他锻造陶溪川的经历,作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在他看来:

“遗产地城区改造的探索历程应该是顺势而为的事,因投资驱动刻意为之的一些精品项目往往会过度商业化,过度商业化会把整个区域的场景丰富性抹杀掉之后,变成了一致化的东西,这就没有了生命力。他们在进行遗产地保护的时候,考虑的是这个地方能不能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就业、给政府带来税收、带来社会公益性服务的东西,而不是短暂的繁荣和过度商业化的东西。”

论坛提出了诸多提升老城空间利用和产业活化的核心理念,对[大家客厅]重建后的首度亮相和煤东示范区城市设计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未来,[大家客厅]定位为大栅栏的交流平台,既引入社区规划专家学者、设计师、艺术家来此交流互动,同时挖掘在地的企业家、手工艺人等进行艺术展览、口述历史。不但定期举办论坛和学术讨论会、也开展线下社区共建小活动、展览等,服务于在地企业及居民。


大城大家论坛活动由北京广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城华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与会领导及嘉宾还有: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斌、北京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张玉魁、北京广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正榕、大栅栏街道办事处调研员黄东红、大栅栏煤市街东社区党委书记方敏、清华同衡建筑分院院长金龙林、副院长刘智斌等。获得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西城区产业发展促进局、中共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工委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大力支持。


夜幕降临的大家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