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专家探讨老旧社区改造 | 城市更新离不开人的融合与文化传承
2018-10 01

 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分会场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9月30日,两岸四地社区的规划师、专家、实施者、政府代表共聚大栅栏大外廊营8号,从历史、人文、社区、空间的互动角度,分享了来自北京大栅栏、澳门沊仔、香港蓝屋、台湾安家·安邦新村四地的四个代表性案例。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以两岸四地四个不同的地区,在同一平台上互相分享学习,让来宾能在多维的空间角度,对中国的老旧社区改造有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及理解。

嘉宾介绍


王熙雯

大栅栏更新计划负责人

大栅栏投资公司品牌与发展负责人


陈国伟

LWK&Partners

梁黄顾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


郭懿柔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

究所硕士、澳门文遗研创协会副理事长


熊鹏翥

台湾帝门艺术

教育基金会执行长

嘉宾签到<<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北京广安控股集团大栅栏投资公司的大栅栏更新计划负责人王熙雯女士分享的主题是“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之路”,讲述了大栅栏投资公司从03年开始历经十五年的有机更新探索与实践,并就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案例做了详细介绍。杨梅竹斜街距离天安门1.5公里,这条不足500米的老街曾聚集着十余家书局和出版机构,如何改善民生,保护风貌又活化街区发展,传承书香文化底蕴,过去八年的时间,从试点示范到社区共建,再到纵深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在自上而下的引导性改造过程中,原住民随着环境美化与产业提升中不断的积极参与到保护更新中来,通过自下而上的以在地居民的需求出发,将历史文化资源再生、绿化环境有效发展、产业可持续生态加以保护三个方向做足工作。在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中,真实性的保留和展示每个历史时代的信息和价值至关重要。

来自LWK&Partners梁黄顾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陈国伟就“香港蓝屋建筑群与老旧社区活化计划”进行了分享,这一案例的核心点是“留人,留屋,留故事”。蓝屋建筑群位于湾仔石水渠街,由建于20-50年代的三幢唐楼组成,分别为蓝屋、黄屋和橙屋,其中蓝屋及黄屋分别为香港一级及三级历史建筑物。蓝屋始建于1920年,曾是一所医院。蓝屋建筑群经由梁黄顾担任项目建筑师、总顾问及文物保育顾问,整个活化计划不但保留了建筑群有形和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承传了建筑群内的本地文化与邻舍网路,将社区重新连结并赋予新的力量,蓝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既保留了部分原住民,又把腾退后的空间实现了市场化,在资金利用上的模式值得借鉴。


澳门文遗研创协会副理事长郭懿柔就“澳门老旧城区活化案例—流变中的凼仔旧城区”与现场嘉宾和观众进行了深入交流。曾经生活在凼仔这一旧城的郭懿柔对澳门文化保护和老城改造颇有想法,从专业研究领域及长期的观察来看,她认为老旧社区需要新的活力,活力则需要人来互动与激励,最重要的是除了建筑空间的风貌保护之外,最有价值的是要保留城市记忆,更多的让原住民与有价值认同的新住民进行连接,推动社区自发力量的传递。

台湾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执行长熊鹏翥分享的案例是“安家·安邦·新公园—一个社区的故事”,这是一个以眷村改建社区为核心的公共艺术计划,透过参与式的作品,不仅将因改建、重组而断裂的原有社区脐带,重新连结;亦借此抿除过去不同族群间的藩篱。兴建于1969年的“安邦新村”在2006年依老旧眷村改建条例拆除重建,二层楼高的国民住宅改建成了高楼住宅,将原有平面的巷弄关系变成了垂直独立封闭空间,社区关系被截断,这就需要借由公共计划去调整,同时让居民成为艺术计划的一部分,共生聚落的生态环境才能得以传承。

两岸四地的改造者或研究者在社区营造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分享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与思考。城市更新是看的见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城市中人的关系变化、文化的传承。城市动态发展过程中,更需要营造空间、人、行为活动和谐共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