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廊2020丨关于“里外计划”,更多你想知道都在这里!
2018-10 05




什么是“里外计划”?

WHAT

“里外计划”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队在风景园林视角下,结合多学科力量推动“胡同微更新”,即对胡同院落空间(里)和街道空间(外)展开的研究性设计实践探索。

为什么做“里外计划”?

WHY

胡同,是北京城存留下来的不可或缺的记忆,它关系着最基本的民生,有人说,胡同是老北京人的魂儿。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里,如何留住这一份珍贵的集体记忆,以怎样的方式推动旧城的保护和更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队从未停止思考与行动……

“里外计划”如何做的

HOW

在过去的100多天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队深入社区,访谈居民,然后头脑风暴,制定方案,他们希望用最人性的方式了解胡同,留住胡同,提升胡同,以风景园林为核心的多学科力量改善最基本的人居环境空间。

他们有宏观的思考,也有脚踏实地地营建,而他们最在意,其实是群众的认同。不论你是胡同里的居民,还是度假的游客,只要你热爱胡同,他们都欢迎你来到这里,加入他们,胡同的未来,由你们说了算!

展览详情

展览时间

2018.09.24 – 2018.10.07

09:00 - 18:00

展览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

三井胡同21号

wai

——胡同街道空间

胡同街道空间展览位置示意图

胡同街道空间微更新研究放眼大栅栏城区,以生态、传统和以人为本为原则,涵盖胡同印象、胡同里的自行车、自发性胡同更新行为、胡同居民日常行为活动、胡同绿色更新胡同垃圾回收6个方面,并产生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调研成果和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案。同时,展览还展示了“胡同月季计划”的更新畅想,以实现胡同街道的生态更新与独特场所氛围的营造。

本期向大家详细介绍“里外计划”其中三组的研究成果


自由生长

基于胡同自发性更新行为的研究

调研过程

“胡同自发性更新”是指胡同居民在生活中

源于热爱、发动智慧、利用各种材料

对胡同生活环境的自发改造行为

与系统性的保护更新共存

发挥着微观上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同自发性更新行为中的植物种类以及工具

在走访胡同居民的过程中,他们本意是主动寻找肉眼可见的自发性改造,却沉醉在了胡同大爷大妈的改造故事中……

为遮挡西晒在家门口种的向日葵

屋檐下三十余年的葡萄

为了与众不同又代表着故乡的甜高粱

还有防备邻家小狗而设的花池铁网……

每一个设计都如此实用,每一盆花儿都带着由来

就连土壤都从三十里地外骑车运来

配上老北京味解说,简直太!有!趣!了!

采访与故事漫画绘制

展览方案推敲

施工搭建过程

搭建完成~欢迎大家把印有胡同故事的明信片带回家

最后他们对众多改造更新故事中

最饱满有趣的进行总结

用最生动的手绘漫画表达出四个故事

这不仅是运用生活废品、绿植进行的智慧改造

更是居民对生活的热爱

并动手去实现的质朴价值观的体现!

土生土长的景观,自由生长的设计

还不快来领略一下可爱居民们的绿色创造吗?

搭建过程

胡同自发性更新行为小组合影


胡同2018 · 印象实验

胡同里

有电线杆、晾衣架、空调、树

瓦片、防盗门和报刊箱

……

他们从巷口走到巷尾

从清晨走到日暮

画下了千奇百怪的元素

信息类、建筑类、设备类

绿化类、生活类、交通类

分门别类,样样俱全

调研过程

胡同物件整理

胡同图鉴

千奇百怪的物件

组成了胡同的肌理和色彩

这是否是你心中胡同的色彩?

胡同物件色谱

胡同的物件承载着胡同的记忆

它们随着时代一起更迭

你是否想过

未来的胡同会变成怎样?

那些物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你想留住什么,又想改变什么?

胡同痕迹微改造策略

改造示意模型

为了了解你心目中

过去的胡同、现在的胡同、未来的胡同

他们搭建了“互动展区”

快来带上你的灵感和想法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队为你准备的胡同元素的“磁贴”

拼出你的设计吧!

展台搭建

磁力互动墙

别忘了跟你的“专属胡同”合张影!

新鲜出炉的合影贴在旁边的软木板上

照片越多

他们越了解你的愿景

而你的愿景就是他们设计的依据

来互动的人们与不断充实的照片墙

如果你想让家门前的胡同

更绿、更美、更实用

都可以来到这里

给胡同的更新改造出!主!意!

胡同的未来,由你做主!

来参与互动的朋友可以抽选团队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哟


蓝桶计划

胡同垃圾回收微改造行动

狭窄的胡同里

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物件儿”

而“它”一定是最特别的存在

“它”有着鲜亮的颜色,散发着特殊的气味

街头巷尾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虽与胡同环境格格不入

但却又必不可少

绝对是胡同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它”

就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队研究的主角

——蓝桶

调研过程

蓝桶群像

作为出场频率最高

却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胡同“物件儿”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队决定

把茶儿胡同附近的蓝桶位置全部记录下来

绘制一张“蓝桶地图”

这样蓝桶分布的规律也慢慢清晰起来啦~ 分布于公厕旁的蓝桶往往成群结伴,垃圾量也比较大,而街头巷尾的蓝桶往往孤身一桶

摸清了蓝桶的分布规律,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队对它的分布进行了分类规划,使该片区的垃圾桶布局更为合理有效。

接下来

他们还针对“蓝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设计

以往脏乱的角落变得美观、干净、整洁

同时还能逐步引导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搭建过程

展览中他们还加入了垃圾分类游戏的环节!

25个不同的垃圾图标

快来试一试你能全部分对吗?

也许“蓝桶计划”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实施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队相信

垃圾分类回收理念的种子已经悄悄播撒在居民心中!


如果心动了就快行动吧!

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

《北京绿廊2020|胡同微更新——里外计划》

《北京绿廊2020丨精彩内容即将呈现》


下期会介绍“里外计划”的其他详细内容哦,包括“街言巷语——基于时间性与人员构成的胡同居民行为活动研究”和“胡同故事——胡同里的自行车”等,敬请关注~


 合作媒体

主办单位

北京广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

 

支持单位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西城区产业发展促进局

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

中共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工委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大栅栏街道办事处

《风景园林》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