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街巷中听北京故事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北京杂志官方,作者 文 / 田喃
2019-03 14

  提到北京的杨梅竹斜街,或许不少人都是从美国人迈克尔·麦尔的那本《再会,老北京》中认识和了解它的,在这位对北京“一见钟情”的美国作家笔下,人们得以窥见北京胡同深处一幕幕鲜活的景象。又或许,因着在这里举办的“北京设计周”,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众多慕名前来的文艺青年的打卡地。现如今,这条“北京最美街巷”再次引来世人探寻的目光……

  杨梅竹斜街,这条自明代起就有的老街道,是皇城北京为数不多的几条斜街中的一条。它东起煤市街,西至琉璃厂东口的延寿街,全长只有短短的498米。连接着喧闹熙攘的大栅栏和文化底蕴深厚的琉璃厂东街,杨梅竹斜街另辟蹊径,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是名副其实的“书局一条街”。在这条京城最重要的出版商业街上,书局荟萃。如今身临其境,在感受其静谧和谐之美外,依旧能够寻得旧时“世界书局”遗迹。

济安堂 焕新生

  向西南行,一转身,离“世界书局”不远,在杨梅竹斜街的南侧,有一家书店名“济安堂”。听这名字,可是有些年头了。但往里一瞧,却是现代简约的装潢。“当时,这条街上不仅有书局,还有很多配套的服务机构,我家的店铺,就是其中之一。”说这话的是已经年过六旬的王秀仁,她是“济安堂”的第21代后人,而这里正是“济安堂”的旧址。

  何为“济安堂”?说来话长。“济安堂”,其实是创立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京都济安堂王回回狗皮膏药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清末和民国时期,“济安堂”就已经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医药老字号了。如今在店门外还可以看到一块写有“北京老字号济安堂旧址”的木牌,讲述着这里的历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1956年加入公私合营,“济安堂”的秘方也献给了国家,为北京中药三厂生产狗皮膏药所用。2004年,王秀仁这才在“济安堂”的原址上经营起了一家书店,以“固本逐源,生生不息”为设计理念。而这其间,还颇经历了番曲折。

  时间闪回到2004年。其时,王秀仁刚刚从解放军医学院的图书馆退休,便放弃了单位返聘的优越条件,重新回到了自己在杨梅竹斜街上的祖宅。“我对这条街有一种割舍不掉的老北京情怀,总觉得要是老胡同里没有老北京人就失去了它的味道。”王秀仁说道,“2004年回来的时候,就开了这样一个小书店,用了祖上留下来的名字‘济安堂’。”

济安堂书店的二层露台被改造成了家庭博物馆,展示济安堂的悠久历史

  “因为是平房,居住条件比楼房差了不少,那时候楼顶上都是蜘蛛网似的电线。到了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每天夜里还得想着换蜂窝煤。”王秀仁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来,不无感慨,“原先这里专门卖小学生的学习用品和教辅书籍。那时候早晨我都不敢晚开门,要不很多孩子就买不上当天上学着急用的东西。”2005年的夏天,美国人迈克尔·麦尔也搬进了杨梅竹斜街的一个大杂院里。彼时,他正是附近炭儿胡同小学里教英语的“梅老师”。早晨六点半准时起床营业,能坚持这么多年,王秀仁直言正是得益于“济安堂”所寓意的“济世安民”的传统和家风。

  2012年,杨梅竹斜街开始整治,包括煤改电、统一供暖等等,“天上没有线了,地上没有黑煤了,胡同也变宽了,街坊邻居的心情都开阔了不少”,王秀仁笑着说道。自2017年以来,大栅栏街道共拆除违法建设200余处、2万多平方米,封堵“开墙打洞”150户,整治削减不规范“七小门店”246户,同时还推进着群租房和地下空间的整治。

春天里,“济安堂”枝繁叶茂,小清新们常来打卡

  如今,入得“济安堂”这家咖啡书吧,可以感受到这里的清新文艺范儿。书架上摆放着各式书籍,店里依旧陈列着具有独特创意的文具用品。这是王秀仁和家里的年轻人一起设计改造的,“家里的年轻人都挺有出息的,这也归功于我们良好的家风吧”。曾经的老店铺摇身一变,成了现在富有创意的文艺书吧。读者坐在种满花草的二层露台上,不仅可以俯瞰杨梅竹斜街历久弥新的全貌,往东北望,还能看到正阳门楼。

  “我觉得老故事还是不能丢,”王秀仁有些激动地说,“老胡同还是得有文化的传承,于是这创意书吧建成后,我就把我们家的老物件儿都拿出来在这二楼的露台上开了一个文化博物馆。”顺着王秀仁手指的方向,只见一个玻璃罩子里,写有“京都济安堂王回回家祖传真正狗皮膏药”17个大字的长8米的“济安堂”清末老木匾赫然在目。一旁的玻璃柜中,药臼、铡药刀等承载着济安堂家族精神的老物件儿,正将“济安堂”悠久的历史娓娓道来。

  作为“济安堂”的继承人,王秀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成立了这个小小的用于保存展示“济安堂”历史的家庭博物馆,家庭博物馆在2015年的国庆节期间正式亮相,独特的展示也打开了对外交流的一扇窗口。“荷兰国王、丹麦王储、德国大使这些外国贵宾都来这里参观过,他们看完都觉得很震撼。连带着国外友人来参观的就特别多。我们这小小的举动,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心里特别高兴。”在小店的墙上,挂着好几张王秀仁一家接待外国元首来访时的合影,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周末,我们还给家里的年轻人排班看店。下一步我们还想多补充些能够展示‘济安堂’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展品,优化一下我们的展陈环境,好好再设计设计。”的确,这里的一花一木不仅倾注了这一家人的心血,更多的还寄托着对祖先、对家族的那份崇敬,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己任。“有家就有故事,现在我们讲好自己家的故事,未来我们还想讲讲这个街道的故事,讲讲老北京的故事,也希望能够讲好北京故事。”

魔幻秀 共和谐

  步出“济安堂”,继续前行,胡同北侧一处四四方方、像个大盒子一样的地方颇引人好奇,水泥的外围和一扇褐色的铁门,颇为低调,如果不仔细看,很可能会错过呢。

  “Meeting Someone其实是2016年下半年才新开的一家设计餐厅,里面有餐厅、酒吧,还有茶室和庭院。”跟着大栅栏街道的工作人员进入这里,还真有些曲径通幽的感觉呢。推开大门,经过隐蔽的入口处一条窄长而昏暗的过道往里走,只看得到墙面上小小的Logo字样,接着往西拐才豁然开朗。在小院中站定,但见餐厅内的顶部挂满白色的光纤灯,而周边装潢的黑色背漆玻璃立面温柔地反射着这些光,仿佛在示意客人穿过神奇魔幻的通道,通过一幢迷宫走向未知的世界。据了解,这样独特的设计乃是设计师从日本国宝级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和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电影《风之谷》中获得的灵感呢。

  身处这样时尚现代的空间内,很难想象这里和杨梅竹斜街上的老北京四合院有什么干系。“其实咱这餐厅所在的建筑并不是老北京典型的四合院,改建后这餐厅从外面看上去四四方方的,其实里面是一个错落有致的不规则院落。设计师刻意地保留了建筑临街一侧的原始外立面外观,一来是不给周围环境施压,二来也符合餐厅的主题,追求‘大隐隐于市’的感觉。”据大栅栏街道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原先建筑的连层平房空间比较局促,采光也不够好,设计师便“将计就计”把一层设计为需要昏暗环境的酒吧。而二楼作为餐厅,楼梯则设计成了镂空的半悬挂式,这样既可以营造宽敞的视觉效果,也可以更好地营造餐厅的独特氛围,厢房式的结构让在二楼用餐的客人可以从某个角度看到楼下的厨房和庭院,移步换景,别有风情。

 古朴幽静的小巷,各具特色的店铺,构成了杨梅竹斜街独特别致的格调

  这里还有个颇契合主题的特别之处,那就是每个入口都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一个空间的出口可能就是另一个空间的入口,一切都在食客的一念之间。如果选择了另一条通道,或许就会进入到庭院或是茶室中呢。一层另一隅的下午茶室除了保留传统的木结构房顶外,墙上的句句英文也暗合着餐厅Meeting Someone的名字,以此为主题,建立起与用餐客人除了食物以外的另一份情感上的共鸣。“设计师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和来自上海的业主有着相似的多年国外生活的经历,这一共鸣点恰好使得设计师得以在这座非典型的四合院的改造设计中,充分融合了中西方元素,一起打造出这个中西结合的餐厅。”在Meeting Someone餐厅,幻境般的、极具戏剧感的别样体验,随处可见。

  而在这样一个颇有些“魔幻”意味的空间,让人觉得最有趣的是,这里的原住民竟然也怡然自得,与之和谐共处着。

“微胡同”项目试图为老北京胡同院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

  “这餐厅对我们的生活还真没什么影响。没什么噪音,西餐也基本没什么油烟,更没有那些打架的。”说这话的是今年已经58岁的王月新大妈,她在疏解腾退的时候没有选择搬走,而是和家里人留了下来。王大妈自家的房子正好就位于Meeting Someone餐厅的后院中,如今还依然可以猜想得出原先杂院的模样。王大妈可谓“热心肠”,“有一回我一出门,闻到有电线烧糊的味道,赶紧提醒他们的店员,排除安全隐患。好在没什么大问题。还有一回,我见他们那儿门没锁好,还帮着他们看了半天门儿。”正如王大妈所说,“都是街里街坊的,互相帮个忙,也有个照应。”说到这家餐厅,王大妈还笑着透露,“老板是个上海人,可年轻了呢。”朝夕相处,王大妈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反倒觉得“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帮把手也是应该的”。正要骑上电动车出门的王大妈直言,有一回店员把脚给崴了,她就是骑着这辆电动车把人给送到医院去的呢。如果不是走进这院里亲身感受,还真的很难想象胡同里的“老北京”能和前卫时尚的现代种种如此和谐共处呢。

“微胡同” 新体验

  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所在,Meeting Someone餐厅还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要展览地点之一呢。“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不夸张地说,这里真是门庭若市,街上到处都是人,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好多‘老外’呢。”而在杨梅竹斜街上,像这样特别的北京国际设计周主要展览地还真是不少呢,“微胡同”就是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一个。

  来到“微胡同”的入口处,几块似乎刚从原杂院的建筑里拆卸下来的金属板材聚合在一起,构成了入口处的墙面,有些陈旧有些斑驳,组合的形态却是时尚甚至前卫的。这种特立独行的结合,像是暗示着这里新旧时代的身份重叠,人们从中或许可以思考些什么。

  “微胡同”项目事实上就位于杨梅竹斜街上一个整理好的原杂院空间中。进入这个并不算大的空间,只见五个原木色的标高尺度各不相同的体块围聚在一起,将中心包围组织成一个庭院,庭院中几株小树,焕发着红黄绿的斑斓色彩。“庭院不仅承接了老北京四合院曾经具备的公众空间意义,也因为这五个体块所代表的私密空间在形态上互为对话关系,而更具有深层次的当代空间意义。”此言出自“微胡同”的设计师张轲,而“微胡同”正是张轲领导的“标准营造”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进行的一次建造实验,它的目的就是“探索在传统胡同局限的空间中创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会住宅的可能性”。

杨梅竹斜街在引入新商业模式的同时,也注意保留老街巷的肌理与格局

  提到北京,人们大都会联想到胡同,而人们对于胡同的印象往往还停留在它曾经的样子中。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屋顶漏雨、窗户漏风,大杂院里随意搭建、垃圾满处、污水横流,上趟厕所更是得走出去老远……越来越多曾经住在胡同或者杂院中的人们愿意把拥挤不堪、设施陈旧的房屋变卖掉,搬进高楼开始乘着电梯上上下下的生活,“这种独特的地域性居住聚合体和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的院落类型正在快速地消逝……对胡同文化最大的伤害或许并不是延展而伸的商业开发,而是生于斯长于斯、满载着历史记忆的大批原居民的离去。”由于缺乏较好的基础生活设施和有品质的公共空间,有的居民会把这些房子租售,搬迁到市郊更宽敞的居所里。曾经充满生机的胡同居住传统,如何保留下来?与此同时,似乎很少有人会真的去关注如今的胡同深处那些杂院究竟变成了什么样,但设计师们却并非如此。

  随着北京如火如荼的旧城改造的日益进行,“微胡同”项目正是试图为老北京胡同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尝试。

  “原先‘微胡同’采用的是木质立面,后来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把它改成了一种特殊的墨水混凝土。墨水混凝土是将墨汁与混凝土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现场浇筑使得材料最终呈现出一种特有的色调。而这种材料还可以巧妙地通过模板浇筑形成横向的线条,在节奏上正好可以和这里的老砖形成呼应。同时,表面上显现出的墨水开晕的状态,也更容易与老砖呼应,也是代表着另一个年代的印记吧。”设计师如是说。原来,木质虽说更能够接近室内所要呈现的空间效果,却在室外空间的对话个性上有所缺失。换下木质材料,改用墨水混凝土的这种变化,是张轲带领着他的团队在进一步研究胡同的内涵和生活语境的变化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如何提升和改善胡同空间的生活条件,自然也成为“微胡同”的设计核心之一。

  “在现代中央空调系统服务于整个主体建筑的同时,我们还在各个房间中都布置了地暖,这样即使在北京寒冷的冬天,居住者同样可以在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中,透过整体透明的房间立面,欣赏着户外的景致。”据了解,建筑屋顶还特别设计了三个可以机械操控开启的天窗,每个房间的侧面也设置了开启扇,由此也可以保证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呢。

  设计师还将庭院回归成重心,通过将活动空间引入到建筑内部的庭院,来创造与城市文脉的直接联系。“您别看这庭院不大,视角却很不一样,可以看到这里设计的很多细节呢。对于人们的日常活动来说,也足矣了。设计周期间,这里来的都是参观的人群,特别热闹,大家都想好好看看现在的胡同、现在的杂院变成了什么样儿。”小小的庭院不仅提升了内部空气与光线的流动,也联结着形式多样的方形体块和面向这条街、面向这座城市的门廊。“这个灵活的城市居住空间成为比较私密的生活空间与具有城市性的街道间的过渡空间,同时也成为可供‘微胡同’居民及社区邻里共同使用的半公共空间。”

  2013年设计,2016年竣工,在传统北京胡同院落的局促空间中,“微胡同”项目以35平方米的主体建筑面积,进行了极小尺度的居住实验。它不仅承继着传统胡同所具有的亲密空间,也复兴了其重要的社会性能,同时还增强了它的空间特性。“它使用的材料也保证了其低造价的施工,可以发展成为北京胡同更新保护的可行性范本。”

赋新意 乐融融

  近年来,在做好文化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北京市积极推动街区更新,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截至目前,核心区2336条背街小巷中已有近2000条启动了环境整治提升,其中近900条已经基本完成。像杨梅竹斜街、西总布胡同、太仆寺街、雍和宫大街等一批胡同街巷重新回归到宁静之中,也变得更加宜居。而在历经2013年7月开始的、由西城区人民政府对杨梅竹斜街实施的腾退改造后,原有的1700户居民中只迁出了529户,1171户“老北京”留了下来,依然散落居住在各式的大杂院中。作为西城区第一个文保区的改造项目,作为“大栅栏更新计划”的重点项目,为保留老胡同的建筑肌理和老北京传统的市井文化,杨梅竹斜街采取了独特的有机更新模式:这里引进了越来越多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商业模式,同时也带动了整条街的文化旅游氛围。

  如今在杨梅树斜街上,在文物保护复苏项目的改造下,依旧可以看到往昔老街巷的原有肌理;入驻的文创商店、设计工作室和一些独立品牌,也并没有让这里变得过度商业化,而是恰到好处地呈现出当代的文化风貌,引进了一些新思想和新的经营模式。低调隐秘之下,反倒多了几分有趣,耐人寻味。走在这里,就像走进了穿越时空的胡同里,更走进了街坊四邻和谐走动的寻常生活里,其乐融融。

  走进位于杨梅竹斜街38号的颇具小资气息的“匠意匠心烘焙工作室”,这里不仅有各式精巧美味的蛋糕西点、香浓的咖啡,还有可供人休闲娱乐的舒适空间。“我们除了烘焙教学,也主要提供场地和服务。吃饭、喝茶、聊天甚至培训,都可以。”店里的合伙人之一杨先生坦言,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是在胡同里长大的,至今都心怀一份胡同情节。于是,在金融贸易的主业之外,与同样对餐饮、西点烘焙感兴趣的另外两人,一起操持起这样一份副业。“就在重阳节的时候,店里还特意组织了‘九九重阳 敬老孝亲’活动,为参加活动的30多位老人准备了水果和茶点,还烤制了小饼干。”现场主要是教老人们做蛋糕。“活动结束,有的老人还问能不能把剩下的奶油带回家,我们只得解释这些都是现打的新鲜奶油,没有任何添加剂,带走了放上一时半会儿就不新鲜了,怕他们再吃坏了肚子那就麻烦了。”在法国“蓝带”进修学成归来的女店主笑着描述着那天的场景。据了解,这家“匠意匠心烘焙工作室”还在“六一”儿童节的当天,组织了十几名自闭症儿童参加了烘焙的活动呢,“孩子们特别高兴”。

家门口 我当先

  疏解整治之后的杨梅竹斜街,不仅保留了原有的“书局一条街”的古香古色,还摇身变成了“文创一条街”,老店焕新生,新店忙进驻,新老并存,探索出了一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的新模式。在这条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沉淀的斜街上,当年叱咤风云的出版机构,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依旧得到延续。而寻常百姓家中的动人故事也依旧在上演。

  留住了“人气儿”,也就留住了传统。这在如今的杨梅竹斜街上体现得很是明显。面对修整一新的杨梅竹斜街,90岁高龄、60多年“街龄”的老住户赵奶奶连连拍手称好。从私搭乱建、脏乱无序,到整洁大方、安静闲适,这居住环境上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让这里的老住户心中满是喜悦。如今这样的故事,正在成百上千条既有传统味道,又富现代气息的新胡同里上演。

  “留下来的老街坊们可都没闲着,继续为了咱自家的街巷出着一份力。”大栅栏街道的工作人员很自豪地说着。原来,就住在这条街上的几十位“老北京”,组成了5支志愿服务队,除了维护治安、清扫街面之外,他们还到前门、琉璃厂、大栅栏等客流比较集中的地方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免费为游客指路,最重要的是,“我们还不忘向大家推荐杨梅竹斜街,这条古文化街,应该让更多的人熟知”。

  这些“义务讲解员”,这些“志愿者”,说起自家门前的这条杨梅竹斜街来,真是热情洋溢,滔滔不绝。

  “济安堂”的后人王秀仁,同样也是大栅栏街道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北京’,我和家里人都特别愿意积极地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去。杨梅竹斜街上的各种事儿,不论大事小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儿。”说到这里,王秀仁有些激动,“站岗巡逻,捐款捐物,凡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事儿,我都愿意走在前面,起个模范带头作用。现在虽然从单位退下来了,但是我感觉比原先工作的时候还忙……”

  作为一名社区的“网格长”,王秀仁还在经营自家店铺之外,组织党员、群众进行文化体验活动。“我们这条街上有个‘兔儿爷张’,我把传承人请到店里来给大家作讲解,还有采瓷坊、‘年画儿张’……也算是给大家提供个体验的场所吧。大家参与的热情都特别高。像这样的活动我们每礼拜都会有。”

顾客在掐丝工作坊体验创作的乐趣

  经历了时代的变革,在去档案馆查阅家族历史资料并详细整理记录下来的同时,王秀仁还不忘挖掘杨梅竹斜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十多年,我们也见证着杨梅竹斜街一点一滴的变化。你看我们对面就是沈从文故居,我们希望挖掘它的历史,今后也能把这里变成个博物馆,宣传好,讲好北京故事。”据了解,沈从文就是在这里的酉西会馆写下了《边城》《长河》《湘西散记》等著作的。而乾隆御赐给当时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宅邸也在这条街上。湖笔大师戴月轩、京剧武生杨派艺术创始人杨小楼、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故居同样位于杨梅竹斜街上。“涨知识”的同时,在王秀仁的言谈中,不难发现那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胡同不仅是北京人的生活居所,是城市的肌理,更是历史文脉的记忆传承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如今,优化重塑街区生态,使得这里的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实现着胡同风貌的延续。擦亮老城金名片,打磨老城复兴标杆,记住乡愁,始终要从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入手。

  百年老巷飘书香。如今的杨梅竹斜街,不仅寻回了600年古巷的浓浓“文化味儿”,更是在街巷整治中变得更加整洁、更加美丽、更加宜居起来。也难怪,在经过层层筛选后,杨梅竹斜街从全市基本完成整治的892条背街小巷中脱颖而出,在2018年底出炉的10条“北京最美街巷”榜单中榜上有名。杨梅竹斜街已然成为北京街巷治理和胡同新生活的金名片。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杂志官方”

摄影 / 屈伯崴 赵越



大栅栏更新计划”于2011年启动,是一个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微循环城市有机更新改造计划。在西城区区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政策的指导下,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区域保护与复兴的实施主体,正努力创新实践老城更新,传承中国历史文化。

作为政府与市场的对接平台,迈入第八年的“大栅栏更新计划”,通过与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艺术家、文创设计师以及商业运营者合作,探索并实践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