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栅栏 > 历年活动 > 大栅栏设计社区 > 2018年设计周
北京绿廊2020丨共建美丽街巷——精彩内容即将呈现
2018-09 20


“北京绿廊2020——融合自然的城市更新与共享”主题展览及论坛开幕式

将于9月25日 9:30 在大栅栏三井胡同21号院拉开帷幕



1984-2018北京城市扩张图

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

——帕特里克·格迪斯

你是否生活在城市里?

你是否厌恶过昏天黑地的雾霾?

你是否正堵在北京城的某环上焦急万分?

你也许想问,如今的北京距离“宜居”究竟还有多远?

你忧心的,也是我们所思考的……


在过去的一千多个日夜里,我们孜孜不倦地描绘着北京绿廊的长卷。在这张长卷里,你也许能找到你住的地方、去过的地方、或者你即将要去的地方,而这些地方都不再是纯粹的钢筋水泥,我们希望赋予它更多绿色与活力,为城市创造更多“生态、人性”的场所;

而你,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居民或者游客,在这里,你就是未来城市的主角,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缔造理想的人居环境!


北京绿廊2020

大幕将起,精彩不容错过!


开幕式

展览时间

2018年9月25日 上午9:30

展览地点

前门大栅栏

三井胡同21号

搭乘地铁

a.2 号线:前门站,C 出口,向西南步行约780 米。(十一期间地铁可能封站,请关注实时交通信息)

b.2 号线:和平门站,C 出口,向东南步行约870 米。

c.7 号线:珠市口站,A 出口,向西北步行约1.3 千米。

 

搭乘公交

a. 前门站或大栅栏站:乘坐2、20、48、59、120、622 前门站下车向西南步行约710 米或大栅栏站下车向西北步行约760 米。

b. 和平门外:乘坐7、15 下车向东南步行约760 米。

c. 琉璃厂:乘坐14、70 路下车向东步行约780 米。

 

自驾及出租车

前门煤市街北口进(南向单行),于北京坊地下停车,向西步行约600 米到达目的地。


主展场介绍

2018年“北京绿廊2020”主题展览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多个专业的教师以及上百名研究生历时三年共同完成,已分别在2016年、2017年依托“北京国际设计周”成功举办两次展览,均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此次我们继续拓展研究区域,选取了五里坨浅山区、永定河引水渠城市绿道、北中轴、黑庄户地区、小月河沿岸、南长河片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绿道、京张高铁活力绿廊、大栅栏地区、茶儿胡同等多个典型片区,着力完善城市更新中的绿色网络,进而逐步构建“融合自然的城市更新与共享”模式。


山水构绿城——北京五里坨浅山区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

石景山五里坨地区,属于北京小西山西麓被小西山和永定河围合形成的碗状区域,是北京市规划提出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关键连接点之一。该区域属于浅山区和受浅山区影响的平原地带,由于受到首钢工业区域的污染影响,且位于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的交接地带,发展相对滞后。除了浅山山地以外,该区域主要包括首钢工业区、新建住宅区、自然村庄和部队军事用地,且存在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更新发展潜力巨大。
本次研究重点探索如何在现有城市空间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发挥一系列综合效益,保护关键的生态用地,重建区域生态水文系统,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更新,保护区域的重要文化资源,整合现有区域绿地资源,结合规划更新和北京“留白增绿计划”挖掘新的城市绿色空间资源,最终建设一个连贯、高效、多元的生态廊道,推动区域的绿色发展。


永续引绿 ——北京永定河引水渠城市绿道规划设计

永定河引水渠修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较早的一条引水工程。其西起永定河出山口的三家店拦河闸上游左岸,途经三家店与模式口等京西古村镇、高井热电厂与首钢工业区、法海寺森林公园等自然山林地以及八大处五路居等城市建设区,最终经玉渊潭公园及西便门汇入西护城河,总长度约14公里。伴随不断发展建设,水渠沿线形成大量零散的闲置衰败场地,同时也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公园绿地,都具有极大的更新改造潜力,但是这些地块过于支离破碎,并未形成连贯的慢行交通体系和开放空间结构,在完善城市自然格局与提高生物多样性方面也未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结合北京市全面开展“留白增绿”工作的时代背景,依托永引渠水利基础设施开展城市绿道总体规划与重点地段设计:通过详细分析场地现状条件,整合周边自然文化景观资源,合理调整城市土地功能、拓展开放空间、完善绿地格局、串联慢行体系,从而实现永引渠沿线地区的自然生态保护、地方文化振兴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提升。


绿色北中轴——北京北中轴地区绿网更新

北京城市北中轴线(及周边街区)是北京城市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区段。整个研究区域自北二环和地坛公园向北延伸到奥运中心区,沿城市轴线延伸分布。北二环路及护城河、地坛是明清北京古城的一部分;青年湖、柳荫公园等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集中建设的成果;中华民族园、奥体中心(公园)、奥林匹克中心区等是改革开放后大型活动引领建设的标志性成就。
研究以“北京北中轴绿网更新”为主题,旨在基于北京市“功能疏解”、“城市双修”、“绿道建设”、“2008奥运遗产再利用”和“2022冬奥会筹办”的大背景,通过深入调研、发掘绿色更新潜力空间,提出合理、可实施的空间更新策略,在各地块之间与周边区块之间形成良好衔接,最终衔接形成一个从北京内城延伸至奥林匹克中轴线的北京城区绿色休闲网络。


边界重构——北京黑庄户地区绿地空间重建计划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扩张中规模变化最大、速度变化最快、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发展地区,不仅见证了城市的扩张,也承载了扩张中存在的问题。城市边缘区绿地空间是该区域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
黑庄户地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南部,东与通州接壤,南与大兴相连,与北京主城,通州副中心,首都国际机场对接。研究面积2450公顷。周围伴有经济开发区,国展,农展馆会展等组团,北京欢乐谷和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文化组团也位于其中,是展示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和舞台。
本课题以“拆改”过程中的黑庄户为研究原体,分析变化环境中城市绿地作为“参与者”其空间发展的可能性,并以城市公园群的空间尺度建立绿地、水域、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其它功能用地的空间框架,探索高速城市化过程中绿地作为整合空间、激发场地以及未来城市空间的结构导向作用。提出城市边缘区绿地空间规划依据,在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用地规划等语境下进行多维分析,体现超大规模性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独特性。力求用空间量化分析方法构建数字信息与场地空间规划的关联,在多维变化的城市运行过程中,进一步定义城市边缘区边界景观。


蓝绿连廊 ——小月河沿岸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小月河地块位于海淀区内,长约6.5km,是贯穿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的一条线性廊道,作为北京规划建设的7条楔形绿地之一,与附近的奥运公园、郊野公园等形成北部重要的绿色网络。
1958年建国初期,小月河为沿岸公社农田的灌溉水源。后经历1963年北京地区特大洪涝灾害,小月河地区全线漫溢。1984年开始清淤整治河床及岸壁以水泥浇筑河岸。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村民加盖房屋,逐渐发展为棚户区。2015年,小月河棚户区开始拆迁腾退,清理计划逐步开始进行。
设计地块内的小月河起自德胜门外关厢,沿昌平路两侧向北,经马甸至清河镇入清河。场地与周边绿地连通性较强,但场地内的基础设施缺乏,环境单一,场地被东侧的京藏高速所割裂。研究希望通过河流水系、道路廊道、城市绿道的连接,整合场地内外空间的潜力,链接公共设施与开放空间,形成一个贯穿联通、叠加在现有城市肌理上的公共空间体系。并且希望能够和社会实践相关联,传递信息和理念,得到社会的反馈。


在地再生——南长河片区城市更新规划设计

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扩张中的基础设施、居住区和中央商务区,随着建成区的逐渐完善和饱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和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包括城市老旧公园的改造、城市闲置空间的更新等。
研究区域位于北京西直门到西三环紫竹桥之间,面积约为4k㎡。场地内包含较多的公园绿地、大型文体设施及文化遗产,虽有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但长期各自为政,缺乏关联,并未形成完整有效的公共空间体系。研究旨在探索城市中公共空间综合更新的各种可能和方式。通过挖掘闲置空间的潜力,改造传统公园的结构,形成一个贯穿连通、叠加在现有城市肌理之上的公共空间体系。


胡同微更新——里外计划

本展览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团队在风景园林视角下,结合多学科力量对胡同社区的院落空间(里)和街道空间(外)展开的综合性调查研究。胡同街道空间微更新研究放眼大栅栏城区,以生态、传统和以人为本为原则,涵盖胡同印象、胡同里的自行车、自发性胡同更新行为、胡同居民日常行为活动、胡同绿色更新及胡同垃圾回收6个方面,并产生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调研成果和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案。同时,展览还展示了“胡同月季计划”的更新畅想,以实现胡同街道的生态更新与独特场所氛围的营造。胡同院落空间微更新研究则立足于茶儿胡同12号,利用院落里各类空间类型,以在地实践的方式展现多样的绿色微更新方法与技术,同时对未来更新后的胡同院落进行畅想。


老城新生——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

本版块主要依托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设计竞赛成果,旨在对北京历史城区“绿色更新”实践开展更为全面多元的覆盖,包含了“历史研究、业态调查、民众访谈、片区规划、节点设计、公众互动”等多方面的探索,拓展传统规划设计行业的视野和工作维度,以探讨历史文化街区在未来内涵式有机更新的方法与策略。


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绿道规划设计

三山五园位于北京旧城西北,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坐拥西山群和京城水源地,逐渐成为西郊皇家行宫苑囿的主要聚集区域。三山五园中的“三山”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是京郊重要的风景山林;“五园”指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是京城重要的皇家历史文化名园。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使该地区逐渐成为京郊具有重要价值的风景名胜地。
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三山五园地区逐渐成为城乡结合地带,在快速城市化的侵袭下,由于不尽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缺乏有效的价值研究保护,使该地区逐渐呈现一系列城市化问题,其生态、历史、文化、社会等价值也正面临巨大的破坏危机。

研究以三山五园绿道网络构建为目标,依托历史资料研究和现状场地调研,对历史演变和现状综合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现有用地情况,寻找潜在发展机遇,探索在三山五园地区实现历史文化保护、自然生态再生、休闲游憩强化与城市再生发展等多目标相融合的生态网络构建途径,并对其中的重要节点进行了设计探讨。


十字绿廊——京张高铁活力绿廊

京张铁路北京段从北部郊区一直延伸至城市中心,曾是北京城市对外交通、连接郊区的重要空间纽带。但由于铁路的负面环境影响,沿线地带发展产业落后、面貌破旧。随着北京2022冬奥会的筹备,京张高铁即将修建并从下方穿过,地面留出绿色空间,为该廊道生态环境和功能业态的更新和重塑带来了新的机遇。
研究范围沿京张铁路线南北向展开,北至东升八家郊野公园、北五环、清河,南至北京北站,总长度约9.3km。研究团队对现状用地、产业、经济、社会、文化和绿地资源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潜在可利用土地和建筑进行梳理,构建空间连贯、功能完善的绿色空间廊道。


智慧园景——园林景观虚拟现实互动体验

园林景观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3D引擎、PC机、图形工作站制作虚拟环境,利用VR头显设备实现园林景观三维显示,展示园林整体信息,让使用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园林场景并进行互动体验。
本次展览在园林景观展示过程中,采取人景互动的方式,对多个园林设计方案进行虚拟现实场景展示。共有两种展示形式:

1、交互展示,选择西安世园会中的四盒园与厦门园博会中的竹园案例,开发了强大的交互功能,让使用者在场地中进行实时更换以及移动场景;

2、定点360度全景展示,选取北京北中轴地区绿网更新设计中12个代表性的节点、南宁园博园矿坑花园设计中多个节点以及多个欧洲经典园林案例进行园景定点处理,直观地展现园林方案设计的内容和特点。


向上滑动阅览

策展团队

主策展人

王向荣

联合策展人

刘志成 林箐 李倞 钱云 郑小东 吴丹子

王思元 张诗阳 段威


策展执行团队

总体协调:王子尧

展陈设计:周超 王子尧 黄楚梨 徐玮蓬 马琳 刘涵

媒体传播:张希 满媛 李雯 庄杭 徐昂扬 王晓春 刘琦

会务组织:陈雪微 徐昕昕 贾绿媛

图纸制作:冯玮 梁文馨 张逸冰 余启迪 刘琦 丁呼捷 吴锦昱 张权

视频采集:赵茜瑶 孙雪榕 吴雨轩 蒋羊瑾

模型统筹:路杭 张沚晴

VR 技术:许少聪


学术团队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张启翔 李雄 王向荣

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

沈国舫 尹伟伦 孟兆祯

设计课程团队

指导教师

刘志成 林箐 王沛永 郑小东 尹豪 钱云 李倞 张云路 段威

郭巍 张晋石 冯潇 郦大方 李冠衡 王思元 殷炜达 郝培尧 徐桐

郑曦 张凯莉 薛晓飞 王美仙 赵晶 崔庆伟 李正 匡纬

蔡凌豪 崔柳 姚鹏 许晓明 刘东云 王鑫 董晶晶 于长明

参与课程学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2014级风景园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2015级风景园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2016级风景园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2016级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2017级风景园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2017级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

老城新生团队

指导教师 

李翅  钱云  向岚麟  刘祎绯  徐桐  于长明  达婷

成果制作 

崔嘉慧  林源  佟昕  郑依彤  贾家妹   潘劲东  邢子博  赵倩羽  周慧  高富丽  谷婷婷  梁静宜  刘瑾  陶梦琦  吴海婷  吴佳馨  袁思聪

 乡愁北京团队  

北林筑居团队  

后地时代团队

  古城意象研究小组

  古城绿意团队 




分展场

展览时间

2018.09.24 – 2018.10.07

10:00 - 18:00

展览地点

前门大栅栏

茶儿胡同12号

1.胡同绿色微更新示范基地

茶儿胡同12号院将作为大栅栏街区胡同院落绿色微更新的催化剂,以设计周为契机,设立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初步建设胡同绿色微更新示范基地。具体通过对院落不同空间的利用,向公众展示社区农业、家庭园艺、胡同花境、墙面挂绿、廊架悬绿等多种绿色微更新技术与方法,并长期开展一系列与绿色微更新相关的研究、实践、展览和社会服务活动。茶儿胡同12号将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大栅栏街区更新,为北京老城的发展与更新注入风景园林力量。


2.茶儿绿意·小微空间留白增绿活动成果展示

茶儿绿意·小微空间留白增绿研究项目,由北京林业大学古城绿意研究小组承办。该次展览内容整合了茶儿绿意从5月20日开幕至今的多次主题活动成果。展示居民参与胡同新植物科普小讲堂、胡同自发种植植物义诊以及植物DIY手工小课堂等活动的全程记录资料。展示古城绿意研究小组有关胡同绿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如胡同植物的选择、北京绿道研究等。展示大栅栏居民口述的植物回忆录,并以绘画作品配以故事的形式展现该片区植物景观。同时展出绿意旧物改造专题展品,并提出对胡同增绿的新思考。此外,本展览还展示了针对胡同遮阴的专项研究,通过研究胡同内空间形态的变化以及现有的攀缘绿植,设计了一种能够调节不同季节胡同内光线,并结合植物种植的多用途装置。


向上滑动阅览

胡同微更新团队

指导教师 

王向荣  林箐  张诗阳  李倞  吴丹子

学生团队

 【胡同2018 · 印象实验】

谭立  于佳宁  孔阳  王晓春  陈胜男  武再辰

 【胡同故事—胡同里的自行车】

钟誉嘉  林静静  尹一涵  李伽莹  王麒屹

【自由生长—自发性胡同更新行为的现状调查及优化】

陈希希  方茗  黄潇以  徐昂扬

【街言巷语—基于时间性与人员构成的胡同居民行为活动研究】

刘旭  张宜佳  林晗芷  杨玉冰  汪凯  包翊琢

【胡同绿色微更新及“月季计划”】

赵茜瑶  徐昕昕  王凯伦  董雪莹  丁呼捷  贾绿媛  李逸伦  刘畅 

【蓝桶计划】 

蒋鑫  刘万珂  王楚真  郑琦蕾  张文海  臧茜彤

【茶儿胡同12号“胡同绿色微更新示范基地”实践团队 】

蒋鑫  张文海  赵茜瑶  徐昕昕  王凯伦  董雪莹  丁呼捷  贾绿媛  李逸伦  刘畅

茶儿绿意团队

指导教师 

刘祎绯  陈瑞丹

学生团队

 吴佳馨  尹懿  赵玉贤  林舒琪  胡佳艺  蔡奇峰  张潇月  孙傲  罗昱  张晓颖  崔钰晗  何思娴  闫兴宝  张宸  陈韵  游子怡  李沁宇

【亭亭如盖——胡同遮阴研究小组】

 崔钰晗  李昭颖  刘力  任紫仪  任冬琪  张珵


重磅预告


 合作媒体


主办单位

北京广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

 

支持单位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西城区产业发展促进局

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

中共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工委

北京市西城区人们政府大栅栏街道办事处

《风景园林》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