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栅栏 > 历史及现状 >
口述历史
杨多杰(相声演员,作家,1988年生于北京,现居北京)
杨多杰
杨多杰(相声演员,作家,1988年生于北京,现居北京)

我是在大栅栏长大的。后来慢慢离开了,但有时会回到这里的一家茶馆表演相声。相声是一种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中国传统喜剧表演。


在我6岁那年,有天我和几个同学被选中去朗读课文。读罢老师问我们愿不愿意学说相声——也许是觉得我有天赋吧。

我妈觉得学相声总比调皮捣蛋好,于是我从1994年开始正式学习说相声。当年在少年相声团里,我们不用交任何费用,有时还能挣钱。除了舞台,我们在电视上还表演过一些小品。不过遗憾的是,1994年到2000年之间是相声的低潮时期。


现在我们看到的相声,历史并不算长,也就200多年。各门表演艺术都兴认祖师爷,相声行儿里普遍认为汉代的东方朔是开山鼻祖。据传东方朔这个人很幽默,很爱说话。

相声大约起源于清乾隆时期,当时有种表演形式叫做“单弦儿”,是用“单弦”这种三弦乐器所进行的弹唱表演。

单弦经常作为“岔曲”、“牌子曲”的伴奏乐器,表演里有说有唱。后来“说”的部分被单独提炼了出来,慢慢发展成了后来所谓的相声。

相声开始分两类:清门和浑门。“清门相声”源于晚清,多是旗人作艺,只做演出,不为谋生。“浑门相声”则更开放一些,把相声拿来卖艺,靠此挣钱。二者后来渐渐合流了。


1950年到1952年是相声比较艰难的时期。因为当时很多段子都是取自农民和工人,而当时工人和农民是受尊敬的。

旧社会的那些包袱儿、笑料,当时没有人爱听,人民期待新的创作。后来剧作家老舍便写了一些相声剧本。

老舍将传统相声的剧本和当时的社会百态改编在一起,将相声改良成了人民喜闻乐见的喜剧表演。


今天,北京有二、三十家相声团体,有超过2000名相声从业人员,可仍旧没有观众。为什么?因为具有专业素养的演员太少,很多人都是“投机分子”,以为谁上台都能来一段儿——那种水平的表演留不住观众。


因为我本身爱好历史,大学专业学的也是历史,写作对我来说也算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2007年开始,我一直为一本知名杂志撰写名为“北京秘境”的专栏。


在北京,我几乎走遍了城里的每一条胡同。我知道它们的位置、胡同里有什么、哪条街上卖什么,等等。不过,北京的胡同正在不断消失,数量远运不如从前了。

每条胡同都有一段历史,包括我们现在身处的这条“杨梅竹斜街”。这条街可以追溯到元代,有将近800年的历史,是北京最长的胡同之一。

过去的杨梅竹斜街是著名的艺术文化街。从明代开始,这里聚集了北京最著名的书局、印刷铺。和那些旅游景点比起来,这些有意思得多。

北京的胡同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如果想体验历史,至少是明清的历史,你可以来北京。


什么东西一旦需要“被保护”了,那它本身也就离消亡不远了。因为有生命力的东西不需要保护。就跟人一样:如果一个人到了岁数,无论再怎么做,也不会重新年轻回去。历史是不可逆的——胡同保护也应该认清这个道理。

这个城市总在变化,事情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所有北京人都离开胡同了,那保护这些胡同还有什么意义呢?无论是建筑还是文化,“重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没意义的。


这个道理也适用我的相声。我的相声主要还是说给北京人听:因为一些固定的语言内容,对于不是北京人的观众来说确实比较难以理解。


2012年8月于杨梅竹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