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地区在长达600年的发展中,一直是老北京最繁华之地,这里曾经商业发达、店铺云集,是炉房、钱庄和银号的聚集地,有作为士文化代表的琉璃厂文化街,各种宗教庙宇众多,报业和书局出版业兴盛,会馆云集,遗存众多名人故居,同时又是娱乐场所集中之地,是著名的梨园之乡,也是旧时八大胡同所在之地。凡此种种,伴之而生的是当地建筑的发展,这一地区的建筑集萃了自明朝、清朝、民国等不同历史阶段的风格,见证了发生在这一地区的一段段兴衰与悲欢离合故事,很多历史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成为记录当年老北京生活史的活化石。
西单饭店位于樱桃斜街11号,约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门匾额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张伯英于1944年所题写。建筑坐北朝南,由一座平面呈回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与一座西配楼组成。主楼中间设有天井,房间布局呈四面合围。中部共享空间宽敞开阔,内部环境朴素整洁,细部装修保留较好。建筑外立面虽已被改动,大门外的中式门罩也与原有建筑的朴实无华形成反差,但其仍能生动反映民国年间旅店的原貌。至今仍作特色旅店经营,系西城区不可移动文物。
青云阁建于1918年前后,时为一座综合性的商业娱乐场所。阁内曾设茶社“玉壶春”,誉满京华,文学家鲁迅住在绍兴会馆时,常来此饮茶会友。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主体不临街,而在南北各伸出一个狭长的通道连接大栅栏西街和杨梅竹斜街。三层楼房四面围合,内沿四周布置房间,形成中庭,高大明亮。北面杨梅竹斜街现保留一完整门洞立面,中间大门砖砌匾额,题刻“青云阁”。青云阁现为旅馆,系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书局,1917年由沈知方(1882-1939)在上海创办,原为民国时期一家民营出版发行企业。1921年改为股份公司,设编辑所、发行所和印刷厂,在各大城市设分局30余处。自1924年起开始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形成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书局先后共出版各类刊物达5580种。1950年2月,世界书局宣告结束。书局旧址位于今杨梅竹斜街75号,坐北向南,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现为民宅。
皈子庙,位今樱桃斜街19号及樱桃胡同18号,旧名文昌祠。清末时期,有工商行业购买旧有寺庙,改建后成为本行商馆或会所之例。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师北派刻字行出资重修皈子庙,并以此作为北平刻字行业公会之址。据杨世骧《重建文昌祠记》记载,工商业者入主寺庙成为管理者后,对旧有的神位与祭祀一般都予以保留——据记载,庙中“择后殿设(文昌帝君)位祀焉,礼也。前殿旧祀七圣,今仍之。”
今皈子庙平面呈三角形,庙宇已严重拆改。
前门清真寺坐落在扬威胡同9号。《光绪顺天府志》称:“羊肉胡同(今耀武胡同)有回人礼拜寺。”寺始建时代不祥,据称建于明末,而寺的山石门额刻有“清真礼拜寺”,下款称康熙十九年(1680年)和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可见建筑时间不晚于清初。
今寺内规格基本完好,占地东西距离63.2米,南北距离38.9米,总占地面积为1490.32平方米。有二进四合院,山门坐西向东。山门两侧有角门。出入均走北侧角门。前院比较窄长。南侧为沐浴室(俗称水房)。后院是正方形,西房为大殿(即礼拜殿)西阔三间,向西勾连搭共三进,直达于窑殿。礼拜殿两侧另建有群房。因礼拜寺早年在笤帚胡同另辟有门,故称笤帚胡同礼拜寺。大门所在小巷,旧称羊尾胡同,后雅化为扬威胡同。
前门清真寺为前门一带最大的伊斯兰教徒举行礼拜的殿堂,旧时在前门一带特别是回族开设的店铺中影响很大。惜于“文革”期间,寺庙被侵占,宗教活动被停止。寺址改为大栅栏装订厂的生产车间。“文革”结束后,落实了宗教政策,恢复了礼拜寺的宗教活动功能。
谭鑫培故居位于大外廊营胡同1号,寓号“英秀堂”。该院坐西朝东,范围东西30余米,南北21米,占地面积781.51平方米。前半部为平面四合院,后半部以楼房为主。前半部建筑为二进院落。第一进由大门及配房组成。北房3间。第二进院为四合院格局,南北房均而阔3间,北房旁跨中间,院内露明1间,五檩进深前出廊,硬山顶,灯笼框装修。东西配房各2间,西房进深仅三檩。后半部分由南北房和二层楼组成。南北房各3间,旁跨中间为门道(临铁树斜街),进深五檩。院内西南北楼房各3间,砖木结构,硬山顶,合瓦屋面,封护檐。两楼间连以宽大游廊与楼前敞廊连成一体,均为平顶。南楼进深大于北楼,为二卷勾连撘。
北京梨园公会的前身为北京梨园公益会,系1928年许德义、郝寿臣、侯喜瑞、叶春善、朱文英、王长林、王琴侬等50人发起成立,取代了正乐育化会,会址移至樱桃斜街34号。1936年北平市当局以该会末经登记注册为由,责令解体。同年七月于原址正式成立“北平梨园公会”。选举杨小楼、尚小云、程砚秋、梅兰芳、荀慧生、余叔岩、于连泉、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王又宸等15人为董事。周瑞安、侯喜瑞、程继仙为侯补董事。从精忠庙至北京梨园公会,名称虽换,但宗旨、行规并无大的变更。
建筑范围东西27.7米、南北37.9米,占地面积550.59平方米。门额上的“梨园新馆”及门楣上的“梨园永固”匾额,均为著名老生时慧宝所书。此院占地范围以院墙为界,南北34米,东西16米。全院由两进院落组成。一进院正房5间,进深七檩,前出廊,东梢间为门道后院;东、西厢房各2间,进深五檩;倒座5间,进深五檩加前廊,东梢间隔出门道为临街大门。二进院正房5间,进深五檩加前廊,两厢各1间,进深五檩。
琉璃厂于清乾隆年间已有不少书肆,书肆最忌火灾,迷信者把火神以求免,火神庙由此而来。以前每届农历正月初四到十五日止,琉璃厂及廊房头条各古玩店多在此出摊,书画、字帖、珠宝、翡翠琳琅满目,故又名文化商场。1924年曾经袁右堂提倡,捐资修理,设铅板棚,摆设浮摊。前殿已改建,保留后殿及偏殿,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
正乙祠戏楼坐落在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正乙祠又称银号会馆。乃从事金融业的商人为联络感情得已自己的利益而建立的组织,他们供奉正乙玄坛老祖(即赵公明)为神,通称“财神爷”,“正乙”二字乃取自赵公明之神号,“正乙龙虎玄坛如意真君赵公元帅。”
正乙祠及其戏楼等古建保存尚完好,前院格局如故,尚有残碑一座。碑文依稀可见。其一度为北京市教育局招待所使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大修后,1995年时恢复戏曲及曲艺演出。后又转交给北京市文化局管理,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最早的大观楼影院,名称叫马思远茶楼,1905年改称为大观楼,是南城最早的放映电影场所之一。 1907年12月改为大观楼影戏院。当时的老北京的前门大街商号密集、交通便利,是古都北京商业中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商业和民俗文化,也使这里成为了老北京平民的娱乐中心,大观楼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成长的。据报载该戏院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外国片《麻疯女》,当时观众很踊跃,场场爆满。
当时影戏园的经营者任景丰从东交民巷德商专营影像与摄像机器材的祁罗福洋行购置了一家法国制造的手摇木壳摄影机和胶片40卷,便开始了摄影的业务。他所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由我国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此时的谭先生已是六十高龄,是当时的“京剧大王”,所以这部影片的影响极大,在大观楼戏园放映时有“万人空巷来观看之势”,足见当时的影响巨大,大观楼戏园的名声也逐步响亮起来。
大观楼影院早年曾上映过蝴蝶主演的《孟姜女》、《绝代佳人》;周璇主演的《西厢记》、《三星伴月》;袁美云主演的《日出》、《情天血泪》、《女少爷》;尤光照主演的《济公活佛》等等,还映出过《六十年代上海滩》、《四个潘金莲》、《四郎探母》、《女财神》、《哪吒闹海》、《火烧红莲寺》等。
魁德社被称为“一个人的剧场”,国宝、非遗、行当,全装在一个人的身体里。身到何处,戏到何处。这身体定居在胡同里,戏就在胡同里。在延寿街胡同,曲艺艺人于小章就这样每天下午在自己租住的小平房里等待着客人。10平方米左右狭长的小屋,演员只有一个,一次只能容纳五六个观众,这里是“北京最小的曲艺园子”。
纪昀故居位于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其范围东西17.1米,南北41.4米,占地面积696.4米。该院共二进院落。第一进由大门、正房及倒座房组成。正门为一开间广亮大门,5檩硬山顶,合瓦屋面,过陇脊。倒座房在大门西侧,面阔3间,5檩硬山顶。修建广安门大街时,大门及倒座房拆除,正房即第二进院之倒座房,面阔5间,10檩勾连搭加前廊一步。院内古紫藤萝,传为纪氏手植,第二进院北房5间,5檩进深,前接进深5檩的勾连搭抱厦3间加前廊一步,合瓦硬山顶,过陇脊。抱柱上为纪氏书写的楹联“岁月舒长景,光华浩荡春”。明间内悬有嘉庆年间桂馥书写“阅微草堂”匾额,此匾后被直隶会馆取走(墨迹现存中国书店)。今为当代书法家启功书“阅微草堂旧址”匾额。
院内原有两株粗壮海棠树,亦传为纪氏亲植。他还曾借树抒怀。诗云:“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花一怅然。”其中一株海棠树“文化大革命”中遭斧砍枯死,东侧一株侥幸存活,依然枝繁叶茂。西侧原有东、西配房,以抄手游廊与南北房相连,后改建。
纪昀故居原为雍正朝威信公抚远大将军岳钟琪府第,后纪子孙将此宅“割半”赁与黄安涛。后几易赁主使用。北洋政府议员刘少白居此,时称“刘公馆”。1931年梅兰芳、余叔岩等在此成立“北京国剧学会”。1936年又为“富连成科班”社址。50年代后,先后由民主建国会、宣武区党校所用。1958年后为晋阳饭庄。陕西巷茶室(云吉班)位于陕西巷中部路东,建于清末民初,原为妓院,传为民国初年名妓小凤仙所在的云吉班旧址。
建筑立面比较简单,临街的西立面为三间,一层的南面两开间开门,北面一间开窗,均为拱券。南面入口上方有匾,字已不详。二层无窗,是当时的实用需要。
梁诗正(1697—1763)字养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雍正年间进士。乾隆时,掌翰林院学士,主张勤政节俭。有《矢音集》等作品传世。据载,乾隆三年(1738年)皇帝赐梁南城宅邸一座,寓号“清勤堂”,经考应为此处。旧居坐北朝南,两路两进院落,布局规整清晰,建筑饱满浑厚。房屋虽今已难见历史原貌,但院落及部分房屋仍保持明末清初的地平基准,是记录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实证之一。旧居现为普通民宅,属西城区不可移动文物。